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帮“孤独”的孩子打高兴门

   日期:2024-03-27     来源:www.jiaxuemao.com    浏览:643    
文章简介:一个两岁多的男生,被诊断患有自闭症。他一直只能重复简单的词汇,还时常发出怪声。

一个两岁多的男生,被诊断患有自闭症。他一直只能重复简单的词汇,还时常发出怪声。在经过几个月的专业康复练习后,孩子会叫父母,会和老师说再见了。

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,如此的例子时常发生。2006年底,该院儿保康复科开设了儿童发育行为专科门诊,专为自闭症的患儿拓展短期康复练习,并为父母进行理论培训。大夫们想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告诉更多的父母,千万不要以为自闭症的孩子只能永远紧锁心门。准时为他提供长期高效练习,这类“天使的孩子”交流能力也能得到提高。

耐心“狠心”帮助康复

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康复科主任徐秀坦言,不少父母初来就医时,对孩子的好转并无信心。事实上,比起一般孩子,自闭症的孩子视觉能力和机械记忆能力更强,借助他们这方面的优势进行练习,可以有效地助其改变症状。

比如,为了让自闭症的孩子掌握注视其他人的双眼,父母可以分“三个步骤”。先告诉他“孩子,看母亲的双眼”,并将一块糖放在两眼之间,吸引他注意,等到他抬头的时候,就把糖给他作为奖励;完成这一步后,将糖放进口袋里,同样等孩子抬头之后,掏出糖给他;日渐地,父母会发现,即便不给糖,孩子也已经会在你呼唤他名字的时候有反应。

在徐秀看来,孩子康复过程中,父母千万不可以没信心,持之以恒非常重要。同时,为了帮助孩子打造生活规则,有时父母还要“狠狠心”。孩子不愿根据父母指令做事,更有一些孩子有攻击倾向,需要与人隔离。这个时候,任凭他们哭闹,父母也要坚持原则。自闭症孩子察看能力出众,父母可以将用餐、洗漱、游戏等每个生活场景拍成照片,引导孩子行动。研究发现,这类照片总是能有效帮助孩子们打造他们的“程序日程表”。

2至5岁干涉最好

孩子过了两岁、三岁,一直不会说话,有的老人觉得这是“贵人语迟”,没什么要紧。徐秀告诉记者,2至5岁是自闭症患儿的早期干涉最好时期,但遗憾的是,一些错误的婴幼儿教育看法总是耽搁了孩子的病情。她提醒父母,假如孩子出现以下症状,请尽快带孩子就医:

-语言发育远远落后于同龄儿童,同时缺少用肢体语言交流能力

如,不会用手指指物体给大人看或用眼神交流来表示需要,而更喜欢直接拖大人的手去拿需要的东西;不会用“点头”表示“要”;“摇头”表示“不要”。

-喜欢单独玩耍,跟其他儿童很难相处

-不喜欢目光接触

-喜欢转动物体,如自己转圈,或看转动的电风扇和轮子

-不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,对真的的危险没恐惧感

-对周围的事或人漠不关心

-听力没问题,但对外来声音,如叫他名字、简单指令,没反应

-对玩具不有兴趣,极度迷恋我们的手

-不正常地特别喜欢某一物件

-不会回答简单的问题,只能重复其他人的话语

-不会好好地玩玩具,拿到玩具就放嘴里咬、嗅,或拿在手里不停地转动,排列所有些玩具

-极度喜欢广告、天气预报,却对一般动画片不有兴趣

 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